• 理论学习

用卓越劳动创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发布日期:2024-09-19    浏览次数: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思潮发端于托马斯·莫尔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从一国走向多国,中国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有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能极大地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变革生产关系,坚持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依据更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坚持举国体制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制度优势,坚持人民至上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价值取向,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新的实际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时代如何发展好新质生产力,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既是重大实践命题,也是重点改革命题,更是重要理论命题。其中,重视劳动者及其劳动创造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理论视角与实践之路。

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劳动相关因素在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核心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主体。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为基本内涵,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质生产力,如果没有一支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跃升,就无法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无法实现效率提升和质量跃升,无法有效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其次,必须充分审视劳动者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客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鉴于劳动要素、人力资本、劳动技能在技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在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重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及其质变,这表现为新型劳动者使用新型劳动工具,作用于新型劳动对象,加快实现劳动力要素生产效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一是加快建设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拔尖科技创新人才,更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首先,新质生产力作为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发展离不开一大批拔尖科技创新人才。要瞄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注重科技素养、数字素养、人文素养的多元化培养,加快培养科技领域“高精尖人才队伍”。其次,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催生条件之一,高素质技能型产业工人是产业工人队伍中掌握最新科技的创新力量。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技术帮扶、技能培训、赛训结合,畅通产业工人“破土冒尖”渠道,助力更多劳动者由“工”变“匠”,建设一支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知识型、技能型“新型劳动者大军”。再次,新质生产力涉及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需要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高企联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有效机制。在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队伍过程中,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劳动新生产力的有效形成奠定人才基础。

二是进一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升市场配置效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为此要着力破除一系列阻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破解劳动力市场上“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人岗不适和供需错位造成的宝贵的人力资源错配、闲置和浪费。第一,在供给端,优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布局,大力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关的学科和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专业,提升专业链、人才链与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契合度,积极拥抱和主动适应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业态。第二,在需求端,充分激发大中小微各类企业发展活力、持续发挥其就业吸纳能力的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发挥其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创造能力。第三,在服务端,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和智慧化水平,为促进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基础性服务保障。在持续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不断提升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

三是深化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人共享发展成果。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各主体各要素的积极性,激发广大劳动者创造活力。首先,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必须处理好劳动、资本、技术、劳动各要素报酬的合理有效分配,需要按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效解决资本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例过高问题。其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一方面,需要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改革,完善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岗位分红权、项目收益分红、股权激励等多种分配方式。另一方面,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加强事业单位工资管理、指导、监督工作,加快改革和完善体现岗位、工龄绩效,以及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积极探索符合事业单位行业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在深化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让广大劳动者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发挥提供激励保障。

人是新质生产力和中国式现代化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厚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是必须充分依靠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创造,我们依靠劳动创造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必将依靠劳动创造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来源:党建网)


版权所有: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中国·新郑 邮编:451100

豫ICP备17017410号